杭锦旗中学校长高建忠:文化强校是文化强国的基石
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教育的工作者,我非常赞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教育家曾天山先生的观点: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,是最需要教育传承的领域,作为教育传承的主阵地,学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。我认为学校的一切行为,都是文化的传承、发展与创新行为。在面向现代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今天,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我认为文化强校基础是教育,每一所学校都是文化强国的基石,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,首先必须从文化强校做起。
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黄河南畔,有一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文化摇篮——杭锦旗中学。该校在50多年的春秋岁月里,在这片蒙汉民族和睦共处的古老土地上,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,她以高昂临风的傲然步伐,借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,行进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理念创新与实践的前列;她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,把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品质,推进学校发展的新航标,开启了文化强校的新征程。
走进杭锦旗中学,探访她发展的轨迹,感受她浓郁的文化气息,我们会发现,她的成功不仅仅在于“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”,更在于师生心中薪火相传的学校精魂!一直以来,杭锦旗中学始终把建设学校文化作为加快发展、科学发展的切入点、着力点和突破点,着力建设有杭中特色的学校文化,让文化真正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。
打造环境文化
杭锦旗中学近年来在构建绿化、净化、美化校园上下功夫。融校园、乐园、家园于一体的育人环境,既注意创建生态环境,让树木成荫,让鸟语花香;又精心规划设计,打造彰显现代化教育气息的人文环境。步入杭锦旗中学校园,办公区、教学区、生活区、运动区各部分规划科学,布局合理,错落有致,无不彰显出现代化的教育气息。校园内学生公寓、师生食堂、运动场、艺术楼、体育馆、师生图书馆、网络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而摆放在教学楼前的鲁迅、达尔文、爱因斯坦等伟大先哲的雕像,更以一种独特的力量彰显着学校文化的内涵与魅力。
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校园环境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创建,它更是学校深层次、高品位的建设。杭锦旗中学在“学习优势教育”办学理念的统领下,建设独具特色的德育文化、课堂文化、校本课程文化、师生活动文化,让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,促使学校成功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传承德育文化
德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,更是幸福人生的需要,所以学校德育不仅要关注防范性,更要加强积极的建设性和发展性。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“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,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,要不了多久,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。”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,学校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,渗透在智育,体育,美育和劳动教育中,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,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。所以,德育为首,实现学校德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成为杭锦旗中学的一大特色。
学校重视德育与教科研相结合,在提高教科研水平的同时,提升德育研究水平,定期举办“特色德育”经验交流会,编写德育校本教材《美丽杭锦我的家》,并通过开展“日日德育课”、“一课一德”、特色班级创建现场观摩会、班班心理健康教育课、设立心理咨询室和“文明之星”“星级班级”的争创活动等,设立多项个性化的奖项,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,发展学生个性,彰显“优势育人”的目标,让德育工作日趋过程化、精细化,逐步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内涵。
创新教学文化
教学文化,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,教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,在于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在于创新以学论教,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。
经过积极的探索,杭锦旗中学找到了一种适合学校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,即“双导(导学案、思维导图)”和“互助态”作文教学。“双导”即全脑学习教学模式,是以导学案为载体,以思维导图为方法,以自主、合作、探究为本质,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,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,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,将学习方式由“填鸭式”向“成效式”转变,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,体会过程与方法,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,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同时,在“双导”模式的主导下,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,拓展出学科变式,例如:数学学科的“两发散一集中学习法”,物理学科的“三步五环节学习法”,历史学科的“三步学习法”,政治学科的“六环节学习法”,地理学科的“图文同步学习法”等。在语文作文教学方面,杭锦旗中学实行的包括“导写课”“展评课”“潜力文升格课”“佳作欣赏课”四种课型的“互助态”作文教学,是一种自然的,情不自禁的感悟和习作,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诵读和积累,是一种朴素而又简单的读写过程,这使得阅读不再是铺天盖地,难抓要领,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;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写作和思考的过程,感受成功的快乐;使得学校的作文教学走出了低谷,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双赢。
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,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为了全面贯彻“学习优势教育”的办学理念,深入践行“三结合”的办学模式,杭锦旗中学以基础课程改革为中心,以学科课题研究为依托,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,构建了六类32项(文学创作、素描、速写、色彩、剪纸、国画、工笔画、钢笔画、皮画、油画、版画、书法、声乐、作曲、器乐、舞蹈、文化艺术管理、主持播音、柔道、摔跤、跆拳道、射箭、游泳、中长跑、拳击、举重、散打、武术、铁人三项、心理健康教育、普通话、科技发明)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。
同时,在语数外、政史地、理化生、音体美等各门课程中发现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、能适应本校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,进行改造、挖掘、拓展和再创造,设计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主题,使国家课程校本化,现学校已编纂出各学科“双导”学案、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》《高中地理教学同步练习》《青春的扉页》《青春的华尔兹》《翰墨春》《精彩40分钟》《美丽杭锦我的家》《普通话教材读本》《硬笔书法习作字帖》《中国共产党简明党史》《晨光》等校本教材,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。
丰富师生文化
杭锦旗中学以丰富多彩、健康多元的师生文体活动为创新主题,让师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完善,技能在活动中形成,特长在活动中发展,身心在活动中愉悦,文化素养在活动中提升。学校以社团为组织为起点,正确引导校团文化建设,积极为师生提供健康向上的活动园地、活动内容,培养师生科学、文明、高尚的生活方式。全校师生以学校的艺术节、体育节等校本节为契机,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舞蹈、合唱、卡拉OK、象棋、排球、篮球、乒乓球等项目的排练、比赛。同时,组建文学社团,开展读书周,读书月的“双读”活动,引领师生有效阅读名著,提升阅读品位并进行自主文学创作。
丰富的师生文化活动,既培养了师生的兴趣爱好,陶冶了情操,充实了业余生活,又提高了师生的审美能力,拓展了学校文化的内涵,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思想生活和文化形态,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。
联合国科教委文卫组织指出,世界各国的竞争,最终将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中,文化渗透与文化覆盖是没有硝烟的现代文明战争。面对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,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、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,不仅为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指明了方向,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。面对教育改革的深层次矛盾,我们深刻领会到教育的重要职责首先在于传承、弘扬优秀文化,发展创新先进文化,通过文化育人,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,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,成为迎接未来挑战的合格公民。为此,杭锦旗中学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精心设计和雕琢,使办学理念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,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特色,使“厚德明理、博学慎思”的校训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文化中得以体会传承,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师生的身心和谐、人与人之间、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学校是传承文化和创新发展文化的重要基地,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垫基石,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各级各类学校既责无旁贷,又大有作为。面对文化强国时代的号角,杭锦旗中学发出了自己的文化宣言:团结奋斗、自强不息。文化强国任重道远,让我们夯实文化强校的基石,在文化强国的进程中,留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坚实的步履。